老人生病,是求往生还是求病愈 | 字号 |
汝年已六十五, 戒受过两次, 尚未吃素。是只知肉之味美, 而不知肉之祸烈。吃时虽好, 试思还时之苦, 当不能下咽矣。今当勿再吃荤, 一心念佛, 求生西方。若世寿未尽, 当可速愈。世寿已尽, 当即蒙佛接引往生西方。一生西方, 则了生脱死, 超凡入圣, 较比生天为天帝天王, 尚高超无量无边倍。以天福有尽, 故须念佛求生西方。一生西方, 渐次进修, 决定成佛。切不可怕死, 有病即愿往生。寿未尽即能速愈。若怕死唯求病好, 寿已尽仍当死, 决难往生。劝人念佛, 求生西方, 即是成就人成佛。汝不可以汝之凡夫知见, 生疑不信。光以汝病中心颇不安, 而求光救汝, 故为汝作此说。若犹不信, 则佛也不能救汝矣。何以故, 光之所说, 系佛经已说之话。不过取其义而撮略说之, 切勿认为光平空妄造。汝病好后, 遍阅净土经典, 自可悉知。若生西方, 更可一一证明, 光不欺汝。今为汝取法名为慧明。谓以佛慧, 明教理, 以修净土法门也。佛所说一切法门, 虽高深玄妙, 圆顿直捷, 皆须断尽烦惑, 方可了生脱死。若断而未尽, 则尚不能了, 况完全未断者乎。唯念佛法门, 仗佛慈力。若有真信切愿, 至诚念佛, 无一不往生者。(三编·复郑琴樵居士书) 凡修行人, 只可息心净念, 不可起越分之希望。即如闭目见白光, 心不以为有所得, 固是好消息。若以为得, 则轻则退惰, 重则发狂。病人一心念佛待死, 寿若未尽, 则当速愈。寿若已尽, 则决定往生。倘于病时, 急于求好, 绝无求往生之念。即或寿未尽, 以急于求好, 不肯一心念佛。纵念佛, 以求好之妄念过重, 反致与佛不相应矣。决难速愈。若寿已尽, 以求病愈之心切, 决无往生之事。则成求堕三途六道, 永不出离耳。(三编·复温光熹居士书四) 问:世俗专认念佛为送死, 念观音为保生, 以故修净土未精者, 及年未老者, 临终多因恋世, 念观音。助念者, 往往徇其意, 或从其家属之意, 因亦助念观音, 不念佛。果病愈, 固无憾, 否则既碍灵感之名称, 又误生西之机缘。未知若遇此根性, 如何办法, 始圆通。是否先念观音以保生, 及其既死, 转念佛号以送死乎。或始终专念观音, 亦可令彼寿未尽即愈, 寿已尽即生西乎。 答:人有大病, 即当作往生想, 一心念佛。若寿未尽, 由念佛故, 即可速愈。(阿弥陀, 即无量寿, 即是消灾延寿。)至于为人助念, 何可为念观音, 又为祈寿乎。念佛, 寿未尽亦能延生。念观音, 则无求往生之心念。若寿已尽, 则误事。非念佛定死, 念观音定不能往生。然痴人以无求往生之心念之, 故亦只成误事之一种业感也。无量光, 即消灾。无量寿, 即延寿。念阿弥陀佛, 极功尚能成佛, 岂不能延寿而令速死乎。(师于答辞中, 痴人二字旁, 抹三笔以警, 后死者, 切勿自误也。)(三编·答卓智立居士问) |